知书达礼丨骆宾王:从《咏鹅》到《在狱咏蝉》,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?

分类: mobile365官方网站立即加入 2025-10-07 23:36:12 作者: admin

序文过长,故没引用。

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。

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

秋天里蝉开始叫了起来,听到这样的声音让异乡的囚徒更加的思念家乡。

西陆指秋天,因为秋天蝉的叫声,是越叫越低了,并没夏蝉那么明亮了,所以很悲凉。

南冠是一个典故。《左转》中记载,晋王到部队去视察,看到一个俘虏戴着南方人的帽子被捆了起来,就问这个人是谁。

由此“南冠”就用来代指至异乡的囚犯。因为囚犯客居他乡的时候,思念故国的情绪更加的强烈。

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

正当青春的美好时光,怎么能够忍受独自吟唱《白头吟》这样的哀怨诗。古人蝉鬓之说。

把蝉或者蝉的翅膀经常比作是美女的头发,美女一样的美好事物。但美丽高洁之物,却吟唱这么悲伤的歌,让人难以忍受。

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

这个时候霜露已经很深了,蝉也已经飞不起来了。况且秋天风很大,蝉的声音也会很快被淹没。

这句寓意是说,自己身处困境已经无能为力。自己的高洁喊出来也没有人听,没有人管。

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。

蝉是脱离壳而出,是出淤泥而不染,因此它是高洁的。但是就算自己再高洁,却依然遭到别人的诬陷,这种高洁之心又向人家表露呢?

因为蝉脱皮而出,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味,也用此象征自己的高洁,表明自己是被诬陷的。

骆宾王之后怎么样了?

骆宾王在狱中呆了一年,之后被释放了出来。又过了六年(684年),武则天废除中宗自立。

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这种行为,骆宾王就参加了徐敬业掀起的这场起义当中。

而且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文章,这篇文章的写的非常好,武则天看了之后都感叹说:宰相不用此人,这是宰相的失职。

当这场运动失败之后,骆宾王不知道是战争中死掉了,还是出家当了和尚隐姓埋名了,从此就消失的没有了踪影。

“世浑浊而不分兮,好蔽美而嫉妒”。因为屈原太伟大了,所以人们才会动不动的把屈原拿出来进行对比。

小结:

他年少聪明,七岁《咏鹅》。

青年时期落魄无行,长期和赌徒厮混。

中年混迹于道王幕府,却不愿阿谀奉承,不久从军西域,久居边塞。

终于调入长安,从主簿爬到侍御史,却因为对武则天多有讽刺,被下狱。遇赦已经是六十左右,弃官而去,漫游广陵。

六十五岁的时候,武则天废中宗自立,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。骆宾王被徐敬业任为艺文令,掌管文书机要。他起草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,慷慨激昂,气吞山河。不久战败,从此音信全无,在正史上完全消失,在野史和人们的想象中又活了几十年并出家成了和尚。

这样传奇跌宕的人生,最终消失在野史迷雾之中。活在唐朝,却成为了纵横家,也算是文采武功具备,只是东风欠奉的悲剧人物。至于他的最后归宿,真实还是百姓的美好愿望,倒是不必深究了。

公益广告

为了能第一时间

收到“文明江西”推送

大家记得把“文明江西”设为“星标★”

热点视频推荐

↓↓↓

推 荐 阅 读

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

知书达礼丨读史铁生,后劲太大了

知书达礼丨会批评你的人,都是你的贵人

来源:诗词天地

本栏目编辑:陈与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